沈无复在牛车山等了老半天,才见沈胥和张大川一前一后走出来,撇撇嘴道:“你们是去买桂花糕了,还是做桂花糕?”
沈胥嘿嘿一笑,不做回答,上了车。
张大川走来,把属于沈胥的那份桂花糕递过去,道,“沈,沈叔,小胥他,他真聪明,你,教的真,真好。”
啊?
这话从何说起?
莫名的夸赞让沈无复二张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有人夸他教子有方,那自然是先应承下来啊,于是笑着摆摆手道:“哪里哪里,这没什么,日后你孩子调皮,我给你支支招,这教导孩子可是门学问……”
之后便是一段“子不教父之过”、“因材施教”的话,惹得沈胥一阵郁闷,莫名想到了一位在后世文坛当中响当当的人物。
张大川却听得格外认真,一边赶着牛车,一边汲取沈无复先进的经验。
对他来说,沈胥今天表现得再好,那也是沈无复教导有方。
他也是要做父亲的人了,必须好好学学。
冥冥薄暮,牛车悠悠荡荡,自临水镇出,踏上了归途。
等回到河溪村,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村里人住的疏离,又没几户舍得添油灯的,所以沈无复和沈胥只得借着朦胧月色往家赶。
“爹,二弟,我来接你们了。”
在快到家的时候,沈易突然从黑暗中出现,吓了沈胥一跳。
“混小子,走路没个动静,想吓死你老子?”沈无复也被吓得不轻,身子一颤,背篓里的东西差点没掉出来。
“嘿嘿,娘说爹和二弟这么迟都没回来,让我到村口接你们,我这刚出来就碰上了。”沈易帮沈无复背过背篓,又冲着沈胥问道,“二弟,你没被吓着吧?”
“没什么,就是浑身打了个激灵,凉快多了。”沈胥皮笑肉不笑,暗说要在二十一世纪,我早就问候你家祖宗了。
等等,现在这么做自己好像也吃亏……
回到沈宅,却是见到柳氏和沈安站在门口迎接三人。
屋内点起了油灯,透过窗户,在黑夜中显得极为的温暖和明亮。
“夫人,我们回来了。”一回到家,沈无复也彻底放松了,笑吟吟地向柳氏走去,哪知柳氏却没个好脸色,上来扭了一把沈无复胳膊,气道,“你还知道回来,这都几更天了?你干脆别回来了,也省了我们母子在门口瞎等。”
“疼,疼,别扭了,孩子看着。”沈无复面容扭曲,脚下咋咋呼呼的,不管怎么躲,柳氏都死死跟着,一刻也不撒手。
沈胥笑着摇摇头,这种日常的画面还真是……百看不厌。
沈易和沈安也都在旁边看着,没有劝架的打算。
等柳氏累了,一口气发泄出来了,这事才算完。
在吃晚饭的时候,柳氏热菜去了,沈无复坐在桌前劝告道:“以后你们成了家千万要小心,尤其是你,老大,你可得记着,千万不要找那种看上去温温柔柔,说话瓮声瓮气的做老婆。”
“啊,为什么啊?”沈易不解地道。
沈无复点了点桌面,含着泪道:“记住,这是经验。”
“咚!”
哪知正这时,柳氏从背后出现,把端来的青菜豆腐汤重重地置在桌上。
如一道惊雷炸响,天地间恢复清明,沈无复的脸色瞬间煞白,嘴角微微抽搐,额头的汗珠雨沙沙地落下。
沈安善解人意,怕父亲是热着了,从边上拿来蒲扇轻轻摇曳。
他哪里知道沈无复这不是热坏了,而是凉透了。
“老三,乖,别扇了,吃饭。”柳氏没有发火,反而笑吟吟地帮自己三个儿子每人都盛了一晚青菜豆腐汤。
沈无复见柳氏没发火,暗松了一口气,在柳氏盛完汤之后也拿起汤匙盛汤。
“呵呵,这豆腐是赶早在村头刘婶家买的,鲜嫩得紧,这青菜啊,又是自家种的,瞧这颜色多翠,嗯,加上夫人的手艺,那味道,啧啧,自然是没话说,光是看着都让人食欲大增。”他一边说着,一边盛汤,结果刚舀了一勺,手就被柳氏给按住了。
“夫,夫人,你这是干什么?”沈无复眼神很无辜。
“相公,抱歉,今天这汤煮的少,怕没你的份了。”柳氏的口气极其温柔,如春雨滋润万物。
但,是三月份惊蛰前后,保不准就会打雷闪电的那种春雨。
“怎么会,还这么多呐。”沈无复指着还有半碗的汤说道,这不睁着眼睛说瞎话么?
“这些都是给孩子们的,他们还小,还在长身体,得多喝点。”柳氏把汤挪到自己面前护好,凤眼突然一瞪,怒道,“你一个老不死的,喝这么多作甚?”
好像很有道理。
这还不是生气了嘛!
沈无复不得不放下汤匙,规矩坐好,趁着柳氏不注意的时候,向三个儿子使眼色。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