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的第二轮进攻比之前更谨慎。

在汉军休整的时候,魏军骑兵被撒到战场上,收拢败兵。

把败兵恢复编制,需要时间,为了节省时间,魏军将败兵单列成军。

败兵承担起魏军的第一轮冲阵,除此之外,魏军的骑兵也纷纷下马,参与步战。

经过第一轮失败,魏军士气和战斗力同时受到打击。

魏军兵甲残破,将士们仓促整队,没有配合,行军队列很混乱。

在两军接触之前,汉军同样使用老套路迎战。

弩箭齐射。

魏军装备残破,防御力下降,汉军这边状态同样不好。

在持续高强度的弩箭齐射中,大量军用弩出现射击故障。

而且,汉军弩箭数量不够了。

短暂休息无法彻底恢复体力,将士们疲惫不堪,射击速度开始下降。

第二轮齐射还没有开始,魏军就进入冲锋距离,发起冲锋。

再次承受汉军一轮射击,魏军到达汉军防御工事前。

那些临时修补的防线根本挡不住魏军,多处防线出现缺口。

魏军勇士从缺口处冲进汉军防御阵地。

最先冲破汉军防线的魏兵很快为自己的勇敢付出代价。

承受汉军集中打击的这些魏兵纷纷被杀。

魏军立即发挥出兵力优势。

勇士们以生命为代价,牵制汉军兵力。

其余魏兵抓住机会,加快摧毁汉军防线的速度。

防线上的缺口不断增大,很多缺口连在一起。

越来越多的魏军冲进汉军阵地。

两军还在僵持中。

由于汉军抽调了50名士兵担当预备队,前线兵力不足,战局开始向着汉军不利的方向发展。

邱胜认为,现在正是出击的最好时机,集中预备队从战场上进行一点爆破式的突击,可以轻松打穿魏人军阵,杀向魏军军旗。

邱胜立即提建议,只不过,这一次,李盛没有听邱胜的建议。

李盛明确等表示,战场局势复杂,不适合出兵,希望等到更有把握的时候再行动。

不论邱胜怎么劝,李盛就是不同意派兵,主将的态度很坚定。

留预备队的目的就是,利用魏军的反应不及时,发动反冲锋,执行斩首战术。

继续等下去,等到汉军主力被击溃,别说是被斩首了,不被对方斩首那都是奇迹。

邱胜甚至在恶意揣测,李盛留下预备队很可能不是为了逆转局势,而是为了在战事不利时保护自己突围。

不论李盛决策出发点是什么,总之,李盛拒绝了邱胜的出击意见,而且态度很坚决。

战场上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珍惜,有些时候,几分钟就可以决定一场战斗的走向。

邱胜需要这支预备队,执行斩首任务之前,必须有人保护自己穿过魏军军阵。

斩将夺军的念头从脑海中一闪而过。云海yunhaixs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