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汉兵的意思,魏军断绝水道的兵力总数有上万人。
正因为魏军动用了大股兵力,让马谡意识到出现战机,他才会带兵下山,攻击魏军营地。
然而,魏军奇袭部队的主力消失了。
尽管魏军千人队足以吃掉汉军水道守军,但魏军主力没有出现,这件事反应出很多信息。
邱胜判断,魏军极有可能在行军路上,通过某种特殊手段,得知了汉军主力下山的情报。
前锋的千人队可能因为行军速度过快,无法通知撤军,但魏军主力必然已经回援。
邱胜对自己的猜测很有把握。
马谡希望通过一战定输赢歼灭魏军,张郃何尝不想进行一次豪赌,打开魏军进入凉州的通道。
马谡亲临一线,情报的搜集必然不及时,按照他的计划执行下去,汉军要么大胜,要么大败。
和成功相比,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对邱胜这些参战队员来说,这等于是把完成任务的主动权交给了别人。
汉军大胜,主线任务肯定完成了,剩下的29天可以躺着过。
如果大败,汉军士气崩盘,那可不仅仅是任务难度提高的问题,很有可能主线任务直接失败。
失败之后要扣战争币,邱胜没有足够战争币可以扣除,所以,邱胜不敢输。
汉军最后一支部队刚刚完成集结,准备下山。
邱胜只能寄希望于这支部队的介入,对战局有积极影响。
带队汉将是黄袭,和李盛一样,是一名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
邱胜以赠马的名义,获得了与黄袭谈话的机会。
取出两匹马,带到黄袭面前。
邱胜把自己的顾虑告诉对方,建议黄袭派出斥候,尽快掌握魏军奇袭河道的主力部队动向。
黄袭明显有些不悦,客气回绝了,邱胜估计,要不是看在战马的面子上,只怕黄袭会当场撵人。
邱胜依旧没有放弃努力,“将军只需暂缓下山,我军在魏营已经取得了突破,对于后援兵力的需求不大,我军地处南山,站在山上俯瞰战场,不会花费太久,掌握魏军动向再出兵,更有把握。”
邱胜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汉军最优解,毕竟,即使黄袭带队进入战场,也不会瞬间扭转局势。
如果魏军主力真的进行回援,届时,掌握了最新情报的黄袭不论是阻敌还是救援都是大功一件,这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很显然,黄袭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战场上只认军令,他不会像王平一样,做出抗命举动。
黄袭这支部队是汉军最后的机动力量,一旦这支部队投入战场,汉军将再也没有预备队可以使用。
晓之以理,动之以利都没用的情况下,邱胜只能选择另辟蹊径。
邱胜相信,魏军主力一旦回援,马谡必然会率兵撤退。
汉军的进攻必将失败,区别不过是大败还是小败。
求人不如求自己,邱胜决定以马匹换士兵,拿出10匹马,借用了20名士兵。
完成交易,黄袭带兵下山。
邱胜则组织士兵收集汉军旗帜,所有军旗营旗都被邱胜收集起来。
保持充足距离,将士们在半山腰广竖旗帜。
布置旌旗的时候,邱胜还“借走”了汉军战鼓。
完成旌旗的部署,并且放置好战鼓,魏军回援兵力出现在战场上。书袋网shuaixxs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