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朱橚穿越到了大明朝,成为了这里的王爷,朱橚就知道自己往后的处境,因此,也早早做好了规划。
好在,让朱橚唯一欣慰的是,厉害的朱橚实在没有什么亮点,以至于平庸无能的标签始终跟随在朱橚的身。
和他那个精明能干,文武双全的兄长朱棣,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朱橚一直处于边缘化,没什么人会注意他,就连朱元璋也是如此。
在朱元璋众多儿子当中,除了前面的那几个之外,其余也都没什么存在感。
但也正是如此,朱橚才得以在开封大展拳脚!
因此,朱橚在这里凭借现代技术,以各种方式培植粮食,水产,改善土地土壤,甚至于通过几次种植得以优化粮食种子,这才将开封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而这些技术,可都是大明所没有的。
由于粮食产量提高,开封的粮价也是降低了很多,甚至于比南京城还好。
朱元璋从起兵到称帝建立大明,一直以来奉行的就是以粮养兵,以兵养粮,广积粮这三个字在朱元璋的心里十分深刻。
或许是因为他吃过很多常人所没有吃过的苦,因此在这方面十分严苛。
几乎大明各地,都在开垦荒地,为的就是提高粮食产量,让百姓们能有饭吃。
所以朱橚也奉行这个道理,且加自身技术过硬超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当然,能这么做而不被发现,不被关注,这就取决于大明朝的制度问题。
准确的说,是明朝初期针对于藩王的制度!
藩王分封,就藩之后所属封地归于他们管辖,由他们管理。
除却每年必要税收,和朝廷政策推行之外,几乎朝廷不会干预封地现的事情,一切都是藩王来裁定。
藩王拥有当地兵权,执政权,而这些都是朱元璋当初决定封王时定下的规矩,初衷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一起管理好大明,守护好大明!
而在这几年来,朱橚将粮食产量提升,早已经赢取了封地百姓们的信任,在这里,他的声望极高!
但朱橚不想让朝廷提早知道,因此也极少出面,多数有事情都是让管家和手下人去办。
只要在等六年,朱元璋一死,朱橚就不用继续遮遮掩掩了!
“这古代的夜空还真是够璀璨的。”
朱橚看着天的星辰,没有污染,清洁而炫丽,看着满天星辰,朱橚却想到了一个事儿。
淮西那些武将马就要大难临头了,那帮武将在大明军中还是有极高声望的,尤其是以蓝玉为首的那几人。
甚至于盖过了很多藩王。
且作战经验丰富,打仗都是一把好手。
若是救了他们,倒是可堪一用!
朱橚思索着,并未着急下定论,现在朝局动荡,贸然出手会暴露自己。
彼时。
南京城天牢内。
被关押的齐泰黄子澄等人虽然身处监狱,但依旧是不改那一身的书生气息。
甚至于在皇太孙朱允炆的关照下,这里的狱卒对他们友好,甚至在牢房里都给他们摆了笔砚纸墨。
反正朱元璋也不会来天牢,而今朝局不稳,朱元璋自然没时间搭理他们几个。
“齐兄,我们还要在这天牢待多久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