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一件事。”
“我保证不会取消大家的部队番号。”
“说完了。”
张庸言简意赅。
其实没啥好说的。演讲又不会。
打仗这种事,不需要开会。直接到前线,甩开膀子干就是。
安静。
沉默。
似乎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不是,专员大人就说三句话?轻飘飘的三句话?
等等……
这不是轻飘飘。
这是让所有人都吃定心丸啊!
溃败,最怕的就是追责。
追责最怕的就是取消部队番号,趁机排除异己。
很多旁系军队,最怕的就是这一招。
因为你没办法争辩啊!
你的确是战败了。战败就要承担责任。
什么?
嫡系为什么不取消?
没得争。
莫须有。
现在有专员大人背书,即使不是嫡系,也可以安心了。
谁不知道专员大人的话一言九鼎?
“劈劈啪啪……”
“劈劈啪啪……”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来。一浪高过一浪。
如果说刚才拍掌最积极的,是嫡系的话,现在则是旁系。恨不得手掌都拍烂。
张庸正襟危坐。理所当然的接受大家的掌声。
这一点,他自问值得。
他的承诺,现在也有能力做到。
无论是光头还是谁,此时此刻,都不可能反对。
良久。
掌声才逐渐平息。
“来人!”
“到!”
“准备钢笔和信笺。五份。”
“是。”
很快,都准备好。
总共五份。分别摆在五张不同的桌子。
“大家排队上来。”
“写下自己的部队番号。还有你们自己的名字。”
“我会在上面签名,然后交给你们自己保管。”
“如果哪天,你的部队番号被取消了。来找我。我帮你恢复。”
张庸平静说道。
大礼堂非常安静。鸦雀无声。
书面承诺。不是口头的。
专员大人确实有口碑啊!
白纸黑字。
清清楚楚。
“我先来!”
“我先来!”
杨森第一个跑上来。
张庸点点头。
这个家伙,还真是滑头。
见风使舵的本领第一等。
打仗不行,干啥都行。指望他做贡献,休想。
不过,滑头也有滑头的好处。就看怎么利用了。既然承诺,就得做到。
“专员,我是写第27集团军吗?”
“对。”
“要得。”
杨森急忙拿起钢笔开始。
端端正正的,认认真真的写下国民革命军第27集团军的部队番号。
然后规规矩矩的签上自己的名字。态度很端正。每个字都很清楚。
这可是保命用的。
当然每个字都要十分小心。写错了可是大事。
“专员,你看……”
“好。”
张庸拿过来。在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注明日期。
行了。你这个27集团军,现在有我背书了。
谁要是想要取消你的部队番号,就是和我张庸作对。
我也不会干别的。就会撂挑子。然后直接找上门,扇对方的脸。
其实想多了。何应钦是绝对不敢的。
“谢谢专员大人。”
“安排人到湘江码头搬运弹药。”
“好,好。”
“每个部队最多储备三个基数的弹药。不要贪多。”
“好,好。”
“你弹药拿的越多,承担的战斗任务越重,明白吗?”
“明白。明白。”
杨森忙不迭的答应。周围的人也都听到了。
本来想要囤积弹药的,都是暗暗改变主意。
专员大人是说到做到的。
你拿的弹药越多,执行的任务可能就越危险。
要是没有这个心理准备,还是不要出风头了。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理解。
如果你想冲上第一线,那就多拿弹药,然后去和日寇血拼。
“我,我来!”
第二个上来的是徐源泉。
得,都是最滑头的几个家伙。察言观色本领一流。
但是无所谓。什么人都有。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英雄。只要不叛逃投敌,都是自己人。
现在是最需要稳定军心的时候。
很多叛逃的地方派系军队,都是担心被取消番号的。或者是被取消番号的。
你不给别人活路,别人当然只能自己找活路。
撇开民族大义不谈,总得让别人生存下去啊。
现在黄埔嫡系再次遭受重创,万一派系内讧,最后便宜的又是日寇。
估计日寇在拿下武汉三镇以后,也会改变策略,重点开始拉拢分化。
那边,日寇傀儡汪伪政府应该也差不多上线了。
大量伪军会陆陆续续出现。
多事之秋。
人心浮动。
“徐总司令。”
“专员大人,你请吩咐,我都听你的。”
“我没有给你们部署作战任务。但是,你的部队,如果有人希望上前线,请立刻报告战区。”
“明白,明白。”
“空缺你可以自己补充。总之,有愿意打仗的人,不许阻拦。”
“明白。明白。保证不会。”
“好!”
张庸将保证书递给对方。
指望对方打仗就算了。但是负责基础训练还不错。
堂堂华夏男儿,那么大一个集团军,总会有一些热血军人,愿意上战场和日寇厮杀的。
他张庸需要的就是这些热血志士。
他非常乐意带着他们上前线,去和日寇战斗。
兵贵精而不贵多。
与其要几十个师的残兵败将,不如只要三个师的精兵。
事实证明,只要他张庸在场,正面突破,只要一个师。
甚至是五千人就足够了。
重庆方向一个。
长沙方向一个。
南昌方向一个。
其他部队的基本职能,就是补充主力的损失。
“排队。”
“是。”
其他人纷纷上来了。
排队。按照要求写明部队的番号。签名。
然后交给张庸。张庸签名。注明日期。然后交还给对方保管。作为凭证。
五个集团军……
十七个军……
五十三个师……
部队番号确实很多。
如果将每个师都补充完整,反攻,估计能平推到安庆。
可惜,只能想想。
大部分的番号都是空架子了。严重减员。
而国军的兵员补充能力,非常堪忧。尤其是在汉口沦陷以后,又丧失大量人口和资源。
所以,部队的番号是保住了。但是什么时候能补充到位,天知道。
三个杯盖,十个茶杯,怎么盖都盖不住的。
哦,可能都没有三个杯盖。可能只有一个。
难……
国军兵员逐渐枯竭。
不是民间没有兵员。是果党动员能力太差。
随着战败,很多青壮年开始逃避、藏匿,不想被征调。不想被白白的送死。
哪怕是已经到了部队,逃兵的现象也是多得很。
总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张庸真正能用的,可能也就是十万人左右。
然而,根据第九战区的敌情通报,日寇在华中方面差不多有三十个师团。
还有大量独立混成旅团。
都是有具体番号的。日寇确实再次发疯。
在华中投入了雄厚兵力。
眼下,日寇还在四处进犯,试图扩大战果。
其中,又以南昌方向的压力最大。薛岳、吴奇伟在那边打得非常辛苦。
但是,不着急。
先让日寇知道自己来华中了。
打仗,又不是三两天的事。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专员大人。”
“程师长。”
张庸站起来,和程志高握手。
老熟人了。难得见一次面。黔军103师也算是自己的老部队了。
在江阴要塞的时候,黔军103师表现不错。可惜后来就很少直接在他张庸的指挥下战斗了。
四处冒烟。
到处都在战斗。
不可能关注到所有人。
【103师】
【兵员:3927人】
系统显示。
很糟糕。只有不到四千人了。
其他部队也都差不多。都是三四千人左右。很孱弱。
溃兵。士气沮丧。可能补充了少数的新兵。没什么经验。说不定还会被溃兵带坏了。
现实就是这么扎心。
绝对没有游戏里面那么简单。
都是活生生的人。
部队战斗力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想要带出一支英雄的部队,还是非常艰难的。尤其诸多不利因素。
想起一句话——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搞钱。
“给你!”
“谢谢专员大人!”
“不用。”
最后一份保证书签署完毕。
拿到保证书的人都可以自行离开。大礼堂空下来了。
刘峙这才姗姗来迟。他刚才没有出现。
张庸出现就足够了。他就是打下手的。
第九战区,还有重庆行营,都是负责给张庸做明面的。
具体的决策,还是张庸决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