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头笑脸僵住了。

老王头也不敢置信,这也太心黑了。

“那谁来租地?”

“告诉那里的人们,愿意种的就种,不愿意种的就离开,但是敢闹事,就不要怪我不客气。”

杨报国态度坚定。

现在大明的控制还很稳定,地方上没有人可以闹出事,就算闹出事,也能轻易的打压下去。

“他们的吃喝,由庄子提供,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干什么活,庄子里会安排。”

“懂了吗?”

杨报国问道。

当了一辈子的庄头,十几人都不太懂。

一时间没人回话。

“是不是像大作坊里头一样?”

老王头试探的问道。

杨报国高看了一眼,这人有眼光。

“对。”

“他们就是来干活的,干什么活,庄里头安排,种地也是干活的一种,而干活不只是种地。”

许多人懂了。

还有些人没懂。

“做饭的,种菜的,放牛的,耕地的,每天两顿饭,力气活两顿干,轻松点的,一干一稀。”

“油盐酱醋,全部由庄子里提供,只要好好干活,可以在庄子里干一辈子。”

“可是。”

“可是也要买东西啊。”

老陈头问道。

“先试着吧,如果庄子做得好,拿出一部分钱当做补贴。”杨报国想到。

毕竟是刚开始。

万事开头难,许多事要一边做一边调整。

“你们觉得可行?”

众人为难。

没这么干过呀,谁知道佃户愿不愿意。

“可行。”

老王头满口答应。

“你以前是哪家的?”

如此有眼力见,杨报国记住了此人。

老王头大喜。

“小的以前是辽东总兵李家的。”

“李家?”

“李成梁?”

杨报国大惊。

“那是老主人,后来老爷李如柏在京城自杀后,我们这些人也没有了地方。”

原来。

李家在辽东的庄子,大多数被后金占领,李如柏兵败逃回了京城,不久后自杀。

说起来也令人感慨。

李成梁虽然为后金努尔哈赤的壮大提供了条件,可是他们这支的确没有背叛大明投降后金。

现在辽东归顺后金的,是李家的另一支。

“你们以前的事我不问,只要好好为我办事,我从来不会亏待为我办事的人。”

“庄子交给你们去办,谁办的好,我奖谁,谁要是办得不好,我就会责罚。”

十几名庄头没有意见。

他们这些以前别人家的庄头,没有新主家的收留,现在世道又不好,大家都很难。

十几名庄头前往了汤山,开始整理汤山两万亩地的事情。

果不其然。

随着消息传开,许多佃户非常的不满。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