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严肃地看着林宏明,一板一眼地说道:“老公,我想再买块地。”
林宏明低头沉思片刻,有些迟疑地问道:“又买地?你是想修房子?”
黄丽缓缓点头:“我这次买地是打算建房子,后期出租或出售。”
林宏明的胆量早就被黄丽给磨练出来了,也不觉得惊讶,“那你想买哪儿?”
黄丽看着他,露出个狡黠的笑容来:“你猜猜。”
林宏明沉思片刻,果断地说道:“要么是学校附近,要么就医院附近。”
果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林宏明轻易地猜中了黄丽的想法。
“对,”黄丽笑盈盈地说道:“我上次去一中报名,发现一中附近有好几块地空着,修房子刚刚好。”
林宏明沉吟了一刻,缓缓点头:“我觉得这事儿还真行,我们学校有许多陪读家长,学校周边的住房供不应求。”
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从古至今,教育都被视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
而一中不仅仅是南平县的重点中学这么简单,它还同时涵盖了初中部和高中部,是一所集初、高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
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整个南平县都是首屈一指的,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施,都堪称一流。
因此,在一中这样的重点学校附近建造房屋,不仅能够满足陪读家长的居住需求,还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叶明安没有过多犹豫就决定加入这个项目。
的确,在魔都早已有了学区房这一概念了,家长们为了送孩子念重点学校可谓是奇招尽出。
她认为这个项目前景广阔,未来带来的经济回报一定不会低。
两人经过一天的深入讨论和协商,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和共识。
根据这个共识,她们决定各自出资一半来共同修建房屋。这样的安排既公平又合理,确保了双方在经济上的平等投入。
而在具体的分工方面,黄丽将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工作以及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而叶明安则负责宣传推广和销售策略。
最后,双方还约定,在项目取得成功并获得利润后,将把这些利润平均分配给彼此。
两个女人都是行动派,说干就干。
次日一早,黄丽就带着叶明安去找许云物色地皮了。
许云不愧是美好嘉园房产中介公司的销冠,不过三天就联系上地皮的主人。
这块地皮有两亩属于村集体,一亩多是村支书家的自留地。
前两年,一个酒厂打算租来修厂房,不过因为经济效益太差,酒厂倒闭了,项目搁浅,所以这块地皮就一直空下来了。
买地那天,林宏明亲自出面,最后以一亩2500元的价格买了过来,买卖双方负责各自的中介费和手续费。
这个价格说实话还是比较贵,可它地理位置优越,面积也够大,修三幢十几层高的楼根本没问题。
签订合同后,许云看着黄丽就像看财神爷似的,连走路都想把她扶着,生怕她的财神爷磕着碰着。
黄丽被许云这样逗得不行,随口说了一句:“小云,其实以你的能力和人脉完全可以单干,一定能做大做强。”
南平县迄今为止只有美好嘉园这一个中介公司。当然,私人也有做这样的业务,不过不太正规,也不成气候。
许云其实一直都有单干的想法,她就是想找个靠谱的人一起合作,如今这个人近在眼前。
许云顺势和黄丽谈起了生意:“黄姐,我倒是有开个中介公司的想法。不过,我一个人干规模不大,想找个人一起干,您有这方面的想法吗?”
黄丽有些哑然失笑,她不是让许云开公司吗?怎么许云反倒想拉她入伙呢?
“我先考虑考虑吧,等我忙过了这段时间再给你答复,行吗?”
许云喜出望外地看着黄丽,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好的,黄姐,您不用急着回复,慢慢考虑就行。”
只要黄丽没有一口回绝,那就证明这事儿很有可能,她得回去好好准备材料,争取说服她的财神爷。
叶明安挺喜欢许云这样的姑娘的,忍不住替她说话:“丽姐,其实开个中介公司前景挺广阔的。房地产的政策会逐步放开,等房屋可以自由买卖时,房屋中介就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了。”
黄丽对叶明安的话深以为然。
等这三幢楼修建完成之后,无论是将其出租还是出售,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中介公司来进行操作。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还可以避免将利益拱手让给其他外部的中介机构,真正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过,合作开公司这事儿也不急,她得等许云准备好以后再提。
林宏明这几天都在跑手续,第一次去时被个眼高于顶的办事员刁难了,让他准备点“礼品”再来办事。
濮秘书听闻此事后,并未多言,只是心中暗自思忖。然而,当林宏明怀揣着材料和礼品再次前往办事地点时,濮秘书却突然决定前去转一转。
就在林宏明被刁难得焦头烂额之际,濮秘书如同天降神兵一般,带着严局长出现在了办事大厅。
林宏明被卡了一周的手续就神奇地通过了。
林宏明再次去办证大厅领证件时,发现那个卡刁难他的办事员已经不在工位上了。他也没问人去了哪里,和严局长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
有些事儿不该他问就别问,知道太多了对自己不好。
林宏明跑手续这段时间里,黄丽还办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去市里购买了镇上小楼需要到灯具和卫浴、窗帘等软装商品,并送到镇上安装。
文家那女人被黄丽拒绝,又被林母劈头盖脸骂了一通,早就心怀不满,暗戳戳地说林母和黄丽的坏话。
小楼安装窗帘那天,林母特意去她家窗帘店转了一圈,把她那天说的话做的事好生宣扬了一番。
镇上有几户人家原本打算去她家做窗帘,听林母这么一宣扬,立马去了隔壁家,气得那女人在店里吱哇乱叫。
第二件事,是黄丽去参加了考招聘试,答题时虽说不上是下笔如神,至少也是行云流水。
至于能不能考上,黄丽不是特别在意。
尽人事,听天命,她觉得自己努力就行了。
第三件事,是她陪叶明安买下了杏花巷的一个院子,离她家就两百米,方便串门。
房屋保存挺好,家具齐全,叶明安只需要准备些床上用品和厨房用品就能入住。
等到南平县的荷花开得正热烈时,这块地所需要的手续已经全部办理下来,黄丽便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建房计划。
黄丽刚买下这块地皮时,就有好几个施工队负责人毛遂自荐,希望能接到她这个工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