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驻地外的后山坡,卓青麟小心翼翼地感受着建村令的重量和质感。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地将建村令放入了早已准备好的基座中。
刹那间,一道幽光闪过,众人都被这神奇的一幕所震撼。当光芒消散后,一幢青墙灰瓦的徽派房屋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这座房屋宛如从古代穿越而来,古色古香,美轮美奂。
卓青麟激动地推开那扇双开大木门,门轴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在欢迎新主人的到来。他回过头,温柔地牵起小媳妇贾钥的手,两人一同走进这座崭新的房屋。
他们穿过正厅,径直走向后房的暗间。暗间里光线昏暗,但卓青麟却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建村石柱。他将手轻轻地压在石柱上,心中默念着对这个村庄的期望和祝福。
“我将这个村子命名为榕湖村。”卓青麟的声音在暗间里回荡,带着一种庄重和决心。
接着,他在石柱上设置了贾钥为副村长,赋予她与自己同样的权限。这样一来,贾钥也能够参与村庄的管理和决策,共同打造这个属于他们的家园。
完成了这些重要的步骤后,卓青麟打开了同处暗间的密库。说是密库,其实它更像是一个一米见方、犹如冰箱大小的保险柜。密库的门缓缓打开,露出了里面的黄金建村令自带的建筑图纸。
这些图纸非常详细地展示了村庄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以及各种设施的设计。卓青麟和贾钥全神贯注地研究着这些图纸,仿佛能够透过纸张看到未来榕湖村的繁荣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经过一番仔细查看,他们惊喜地发现了其中的五张排屋住宅图纸(初级)、一张码头(造船厂)图纸(中级)、一张鱼船建造图(初级)、一张水车建造图(初级)和一张渔网织造工艺图(初级)。
这让卓青麟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他原本并没有想到会有一张中级图纸。而这张中级图纸所代表的,正是一座中级码头造船厂,这显然是一个典型的“靠水吃水”的发展方向。
卓青麟深知时间的宝贵,于是毫不犹豫地取出了这些图纸。他首先决定在村公所后面的坡地上具现四排住宅,每排有五间土坯房。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满足村民们的居住需求,还能为村庄增添一些新的建筑风貌。
在具现完四排住宅后,卓青麟留下了一张住宅图纸给村里的泥瓦匠,让他们可以按照图纸进行施工。虽然这样的进度可能没有直接具现来得快,但好处是这张图纸可以反复使用,为后续的建设提供了便利。
20 间土坯房整齐地排列着,每什(十人为一什)的百骑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房,再将百十名妇孺安置其中,至于其他人只能等下批。
卓青麟作为村长,自然享有一些特权,他特意挑选了一间独立的房间,与他的小媳妇和瞎眼阿婆一同居住。
一切安排妥当后,夜幕已经降临。卓青麟手持几个火把,带领着众人朝着村口走去。一路上,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也映照着众人的身影。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村口的一处湖湾。这里的岸边铺满了巨大的青石,湖水幽深,足有八九尺深。这是一处非常难得的天然码头,而且与弓沽河的入湖口相距不远,只有三五里的水路。
卓青麟站在湖边,凝视着这片湖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决定在这里建造一个码头和造船厂,让这个小村庄的发展迈出新的一步。
于是,他领着一行人在湖边选了一处平坦的高地,然后运用自己的能力具现出了码头和造船厂。然而,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时,不禁有些惊讶——这中级图纸所带来的,竟然是一个占地足足五亩多的厂区!
厂区内,不仅有 300 多米长的临湖码头,还有两座长 36 米、宽 9 米的巨大厂房,以及一个宽敞的堆放区。这一切都超出了卓青麟的预期,他原本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码头和几间小厂房而已。
经过一番精心筹划,卓青麟决定派遣两队人马驻守在厂区,以确保安全。一切安排妥当后,他带领着剩余的一行人返回营地休息。
之所以如此匆忙地赶回,是因为目前木头、石料等建设资源已经告罄。尽管卓青麟心中有许多其他的想法和计划,但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暂时搁置,集中精力解决眼前的问题。
回到营地后,卓青麟没有丝毫耽搁,立即着手连夜制定工作安排。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刻来筹备建设村庄所需的资源。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卓青麟便早早地起床,开始组织人员进行伐木和采石工作。这些工作虽然艰苦,但对于建设村庄来说至关重要。
有了这个榕湖村,卓青麟的百骑队终于有了一个稳固的根基,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尽管这支队伍隶属于北安骑兵营,但仅仅依靠那点微薄的军饷,是绝对无法培养出真正的精锐骑兵的。
在连夜的安排中,卓青麟意外地发现,这七十多名成年男子中竟然有三十三名渔夫,而且其中还有一名高级渔夫和三名中级渔夫。此外,还有一名中级木匠和两名初级木匠,他们都是从胡人手中解救下来的汉奴。卓青麟当机立断,将这三名木匠安排到造船厂工作,相信他们的技艺定能为村庄的建设贡献不少力量。
而在妇人中,有十七名厨娘,其中一名高级厨娘、五名中级厨娘和十一名初级厨娘。这位高级厨娘的厨艺堪称一绝,完全有能力撑起一座规模不小的酒楼。此外,还有十二名具有编织技术的织娘,其中七名是网织织娘,两名是绣娘,她们都是不可多得的技术型人才。
村庄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不已,三支原本的骑什队转眼间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伐木队。虽然这些队员们并非专业的伐木工,但他们身强体壮、力大无穷,在砍伐树木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凭借着这股强大的力量,他们基本上能够满足当前建筑所需的木材供应。
随着榕湖村的正式建立,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周边那些四散的流民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着,纷纷涌向这个新兴的村庄。再加上骑兵们在日常巡视中带回的人口,仅仅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村子里的人口数量就如火箭般飙升,一举突破了六百大关,成功达到了中级行政村的标准。
到了第六天,卓青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决定亲自带领一支直属骑什队返回八马城。毕竟,他已经离开城市将近半个月了,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向城里的上级汇报,包括此行的收获、任务清单的交付以及为村庄采购所需物资等等。
而与他一同回城的,还有他那可爱的小媳妇贾钥。两人一同踏上了归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村庄发展的信心。
外出半个月后,卓青麟终于再次回到了八马城。然而,当他踏入这座城市时,惊讶地发现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残破不堪的建筑如今都已修复完毕,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卓青麟好奇地打听后得知,这些变化都得益于从交河、北安两县过来的各家商队。沣原地区以盛产牛羊而闻名,尤其是牛,更是各家都急需的资源。
数万头牛的买卖,不仅为八马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更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各商队也为八马城带来了各种所需的物资,使得城市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