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是谁,来给半夏说媒的。这次说是一个18岁的英俊少年郎哩。”村口的王大妈在院外就对着柳从铭喊。
柳家是在小岭村的村尾,这媒婆三步一问路的,没事干又不怕冷的村民跟了来凑热闹很正常。
“是哩,是个顶顶英俊的少年郎哩。”
“我家半夏还未及笄,现在不考虑婚事,不管是谁家请您上门的,都劳烦您带话说我们这边拒了,这杯热水您拿着,为了避免误会,就不请您进来坐了。”薛兰把一杯热水往媒婆手里塞。
媒婆接过了水,脸上仍是笑意满满,“大妹子,话不是这么说的,这说亲说亲,不是说了就马上要嫁的,我们可以先把亲定下来,明年您闺女及笄了,那少年郎也中了秀才,这不是一桩美事吗?”
“这少年郎还是个读书人哩。”院外的人聊起了天。
媒婆头一转,骄傲向着院外的说话的村民,“那可不是,书读得可好哩,明年定是可以考上秀才的。”
“这位媒婆奶奶,你前几天也给隔壁盛安哥说过媒吧?那少年郎可有盛安哥这般年轻?学问可有盛安哥这般好?人长得可有盛安哥那般高?那般好看?”
媒婆一噎。
众人也就明白了。
“可那少年郎家里住的是青砖大瓦房哩!”媒婆一跺脚。
“我家住的也是青砖大瓦房哩。”柳月宁眉眼弯弯,“媒婆奶奶,以后没有比盛安哥厉害的,或者没有比半夏姐那么好看的,就不要来我们俩家说媒啦。”
听着这话的村民一愣,对啊,村里这一男一女,本村的人都不敢上门来说亲,因为都知道配不上,苏家二郎以后肯定是当官要娶官家小姐的,而半夏不但长得好,还识字会绣活,也是会嫁个小少爷或者官老爷的。
这么一想,两人简直是般配啊,加上苏柳两家的关系,何不亲上加亲,这样也能绝了外人的想法。
正在自己院子看热闹的苏建跟张氏:……
还有站在门口的柳从铭跟薛兰:……
柳月宁这话一出来,院外那些人就沸腾了,眼神不断在柳苏两家人脸上穿梭,苏建,张氏,柳从铭跟薛兰四人,心脏忽然就突突的跳。
送走了媒婆跟围观群众,两家六人都围坐在了暖烘烘的火盆旁。
“宁丫,你刚刚那么说,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你半夏姐跟你说过喜欢小安?”薛兰首先开了口。
柳月宁摇摇头,“我只是觉得他们很般配,盛安哥那么厉害,能当我的姐夫就好了。”
“我也觉得他们般配,别的女子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半夏姐的,我也想要半夏姐当我的大嫂。”阿荷赶紧出声。
四位家长……
“你们喜欢也没用,这要看半夏跟小安的想法。”苏建无奈。
“哎哟,不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嘛,你们先给他俩订个亲,让他们好好培养一下感情不就好了吗?”
阿荷比柳月宁还急,想想半夏成为她大嫂能住一个屋檐下,那她的绣工该多厉害啊。
“你们两个十岁的丫头懂什么,感情是那么好培养的吗?”
“不让他们培养培养怎么知道,苏伯伯,张伯娘,难道你们不喜欢我阿姐吗?”
“你这孩子,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半夏,喜欢到都觉得小安配不上她。”张氏假装发火的瞪了一眼柳月宁。
“那柳二叔跟二婶子呢,你们喜欢我二哥吗?”
“你们这两丫头,一唱一和的,这是早就商量好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