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晒谷场中权被夺,壮志未酬成秘员

晨光熹微,薄雾还未完全散去,青山村的晒谷场上已渐渐热闹起来。林小满早早来到这里,他听说村里有重要事务要讨论,满心期待能参与其中,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

晒谷场的一角,赵建国正和几个赵姓的族老们谈笑风生。看到林小满走来,赵建国的笑容瞬间淡了几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

林小满满脸热忱地走上前打招呼:“赵主任,各位大爷,今天讨论啥大事呢?我可得好好学习学习。”

一位头发花白的族老瞥了他一眼,闷声说道:“这村里的事儿,有些你个外来的年轻人不懂,别瞎掺和。”

林小满尴尬地笑了笑,却没有退缩,找了个位置站定,准备听大家发言。

不一会儿,村民们陆陆续续到齐了。赵建国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叫来,是要商量下村里那片果园的承包事儿。”

听到这话,林小满眼睛一亮,赶忙掏出笔记本,准备认真记录。

这时,一位年轻村民举手站起来:“赵主任,我听说邻村承包果园都是公开招标,咱村能不能也这样,让大家公平竞争?”

赵建国脸色一沉,不耐烦地回道:“咱村有咱村的规矩,公开招标多麻烦,还不一定能找到靠谱的人。我已经和几个人谈过了,他们经验丰富,肯定能把果园管好。”

林小满忍不住开口:“赵主任,我觉得这位兄弟说得有道理。公开招标能让更多人参与,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案,也能增加村里的收入。”

赵建国转过头,冷冷地看着他:“林干部,这农村的事儿和你在城里想的不一样,你刚来,先多了解了解再说。”

周围几个赵姓村民也随声附和:“就是,赵主任心里有数,别瞎指挥。”

林小满只觉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但还是强忍着,耐心解释:“我不是瞎指挥,这是有成功案例的,公开透明的竞争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对村子长远发展有好处。”

然而,他的话被赵建国直接打断:“行了行了,今天主要是通知大家一声,不是来听你讲大道理的。就按我说的办,下周就签合同。”

林小满还想再争辩,却发现周围的村民大多沉默不语,偶尔有几个想开口的,被旁边人悄悄拉了拉衣角,也闭上了嘴。

讨论很快结束,林小满满心愤懑地回到村委会。他实在想不明白,明明是对村子有益的建议,为什么赵建国完全听不进去。他决定找赵建国再好好谈谈,争取改变他的想法。

来到赵建国办公室,林小满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赵主任,我还是觉得果园承包的事儿,公开招标更合适。这关系到村子的利益,也关乎公平。”

赵建国靠在椅背上,翘着二郎腿,点燃一支烟,慢悠悠地说:“林干部,你还年轻,有些事你不懂。这村里的人际关系复杂,公开招标,到时候各种亲戚朋友都来找我,我怎么应付?再说了,我选的人都是信得过的,不会坑村里。”

林小满着急地说:“可是这样做,其他村民会觉得不公平,容易引起矛盾。而且,不经过公平竞争,怎么能保证承包方案是最优的呢?”

赵建国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别操心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要是真闲得慌,就去把上个月的会议记录整理整理,别在这儿瞎操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