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产业拓展促繁荣,文化传承润乡风
青山村小学在林小满和苏雨桐的不懈努力下,已然旧貌换新颜。曾经斑驳的墙壁被粉刷得洁白如新,陈旧的课桌椅也已被崭新的桌椅所替代,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更是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孩子们每天都能在这明亮且温馨的教室里,尽情地汲取知识的养分,那朗朗的读书声,如同美妙的乐章,在村庄的上空悠悠回荡,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蓬勃朝气。
而此刻,青山村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工作,也在林小满和苏雨桐的精心谋划下,被郑重地提上了至关重要的日程。
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肆意地洒落在村委会办公室的会议桌上。林小满和苏雨桐正与村里一众产业带头人围坐在一起,热烈地商讨着生态茶园的未来发展方向。
“咱们的茶叶这几年在市场上的销量还算不错,可如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得开拓思路,拓展新的产业。”林小满的目光紧紧盯着手中那份详实的市场调研报告,神情专注而坚定,话语中满是对产业发展的担忧与期待。
苏雨桐用力地点点头,对林小满的观点表示由衷的赞同,紧接着有条不紊地阐述起自己的想法:“小满,我深思熟虑后觉得,我们可以充分围绕茶叶做文章,开发一系列周边产品,像茶枕、茶皂这类,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需求空间的。除此之外,我们还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茶园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完全可以借此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如此一来,游客来到咱们这儿,不仅能够亲身参与采茶制茶的乐趣,深度体验茶文化的魅力,还能惬意地住下来,沉浸式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众人听后,顿时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茶叶加工厂的李厂长率先打破讨论的节奏,他微微皱着眉头,一脸认真地说道:“开发周边产品,技术层面我们可以聘请专业的专家来进行指导,问题不大。但目前最关键的,还是资金的筹备和销售渠道的拓展,这两大难题不解决,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林小满闻言,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决心,沉稳地说道:“资金这一块,大家不必过于担忧。一方面,我会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全力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动村民,以入股的形式筹集一部分资金,让大家都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至于销售渠道,就交给我来想办法。我会尽快联系一些知名的电商平台和大型超市,向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咱们青山村茶叶及周边产品的独特优势和品质保障,努力拓宽销路。”
会议结束后,林小满和苏雨桐片刻都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中。
林小满每日四处奔波,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各个政府部门之间,为申请产业扶持资金而努力周旋。他详细地向工作人员阐述青山村产业发展的规划与前景,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同时,他还积极主动地联系电商平台和超市的采购负责人,通过电话、邮件以及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热情洋溢地向他们介绍青山村的茶叶及周边产品,耐心解答对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苏雨桐则带领着村民们紧锣密鼓地进行民宿的规划与改造工作。她特意邀请了专业的设计师,为每一户民宿量身定制设计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她反复与设计师沟通,力求在保留乡村原汁原味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满足游客对于舒适和便捷的需求。她穿梭在各个民宿改造现场,仔细检查每一个施工细节,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改造工程能够顺利推进。
然而,在民宿改造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各种各样的难题接踵而至。部分村民对改造所需的投入心存顾虑,他们担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后,却无法获得理想的收益,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苏雨桐和林小满得知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他们坐在村民家中,与村民们促膝长谈,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解释民宿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和清晰的收益模式。
“大叔,您看啊,现在咱们青山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这儿旅游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民宿在未来肯定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您家的房子要是按照我们的规划改造后,不仅能大幅增加家庭收入,还能让家里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苏雨桐坐在一位大叔家中,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语重心长地说道。
经过他们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和耐心细致的讲解,村民们终于消除了心中的顾虑,纷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民宿改造的工作中。与此同时,林小满也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出色的沟通能力,成功申请到了产业扶持资金,并与多家知名电商平台和大型超市达成了合作意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