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塘桥镇的街道上,熊志远站在志远酒家的门口,看着工人们将"志远生态农庄"的新招牌挂上。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他们的高端农产品项目终于要正式启动了。

"志远,"高晴从店里跑出来,"第一批土鸡已经出栏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熊志远点点头,跟着高晴来到镇郊的养殖场。经过玉液的喂养,这些土鸡不仅生长速度惊人,而且肉质鲜美,羽毛油亮。第一批试销的产品在本地市场上供不应求。

"太好了,"熊志远看着满栏的土鸡,"照这个趋势,我们很快就能扩大规模了。"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他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危机悄然而至。

首先是网上突然出现大量负面评论,指责志远酒家的产品含有违禁添加剂。接着是工商部门突击检查,虽然没有发现问题,但还是给生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这肯定是刘龙威在背后搞鬼,"高晴气愤地说,"他这是要逼我们就范。"

熊志远皱起眉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晴姐,你联系一下媒体,我们要开个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当天,熊志远站在镜头前,从容不迫地回答着记者们的提问。他详细介绍了产品的生产过程,并邀请记者们实地参观养殖场。

"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监督,"熊志远最后说,"因为我们相信,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走得更远。"

发布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负面舆论得到了控制,还吸引了不少媒体的正面报道。订单量不降反升,甚至有不少外地客商慕名而来。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

省农业厅的一位领导在视察塘桥镇时,偶然品尝了志远生态农庄的产品,大为赞赏。他主动找到熊志远,表示愿意支持他们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高晴兴奋地说,"如果能拿下这个称号,我们就能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

熊志远却显得很冷静:"机会是很好,但我们的产能还跟不上。如果要申报,必须尽快扩大规模。"

"可是资金......"高晴欲言又止。

熊志远笑了笑:"我有个想法。"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陈瑶瑶的号码:"瑶瑶,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志远哥,"陈瑶瑶的声音透着兴奋,"我刚谈成了一笔大单!省城的一家连锁超市愿意上架我们的产品,但要我们先供货一百吨。"

"太好了,"熊志远说,"不过我们现在产能不够。你帮我联系一下银行,看看能不能贷款。"

挂断电话,熊志远转向高晴:"我们要赌一把。用现有的资产做抵押,贷款扩大规模。"

高晴有些担心:"这太冒险了......"

"我知道,"熊志远坚定地说,"但有时候,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必须抓住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