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曦的微光中,凌云书院宛如一位沉睡的智者,静静地矗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院的飞檐斗拱在朦胧的光影里显得越发古朴庄重,青砖黛瓦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林羽身着一袭剪裁得体的青衫,腰间那块温润的玉佩在晨光中闪烁着奇异的光泽,这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后唯一保留的现代物品,也是他身份的独特象征。
踏入书院的那一刻,林羽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锐利,那是现代知识赋予他的自信与坚定。书院的课堂上,学生们早已正襟危坐,夫子站在讲台上,手中的书卷微微展开,正在讲解《论语》中的经典篇章。
林羽的到来,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石子,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同学们的目光纷纷投向他,有的好奇,有的疑惑,还有的带着一丝不屑。夫子见状,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微笑,示意林羽坐下。
“林羽,你从何而来?”夫子的声音温和而有威严,在安静的课堂里回荡。
林羽起身,恭敬地抱拳行礼,回答道:“回夫子,我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有着不同的学问和智慧。”他的回答含蓄而意味深长,仿佛在同学们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引起了一阵窃窃私语。
夫子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说道:“哦?那你能为我们讲讲你的学问吗?”
林羽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自信与从容。他稳步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解:“在我们的世界里,学问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我们相信,万物皆有其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
学生们原本带着几分漫不经心,此刻却都听得入神。他们从未听过如此新颖的观点,仿佛开启了一扇全新的认知大门。林羽看着同学们专注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他继续说道:“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体的运动来预测未来的天文现象,这在我们的世界里被称为天文学。就像我们看到夜空中的星辰,它们看似杂乱无章,实则遵循着特定的轨道和规律运行。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我们能够知晓它们何时升起,何时落下,甚至预测到一些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
学生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惊讶的光芒,他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林羽又说道:“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索物质的性质,这被称为物理学。世间万物,大到山川河流,小到微小的尘埃,都蕴含着物理的奥秘。”
夫子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林羽竟然有如此广博的知识。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打破了课堂的宁静。
“林羽,你的观点真是荒谬至极!”说话的是刘生,他是个趋炎附势的学子,平日里总是阿谀奉承那些权贵子弟,对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的人则极尽打压之能事。此刻,他满脸涨红,眼中透着嫉妒与愤怒。
林羽转过身,看着刘生,眼中没有愤怒,只有平静。他微微皱眉,问道:“刘生,你认为我的观点荒谬,那你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刘生得意地笑了笑,挺直了腰板,说道:“我们的圣人孔子早就说过,天道酬勤,地道酬善。这世间的一切皆由天道主宰,遵循着圣人的教诲便是正道。你的那些所谓的天文学和物理学,都是违背天道的邪说!”
林羽心中暗叹,他知道刘生只是在鹦鹉学舌,根本没有真正的理解。他决定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夫子,学生们,我有一个简单的实验可以证明我的观点。”林羽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块磁石和一根铁针。
他将铁针放在磁石上,轻轻一推,铁针竟然在磁石上旋转起来。学生们都惊讶地看着这一幕,不知道林羽要做什么。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好奇,眼睛紧紧盯着那根旋转的铁针。
“你们看,这根铁针在磁石的作用下旋转,这就是物理学中的磁力现象。在我们的世界中,存在着许多这样的自然规律,而这些规律是可以被我们发现和利用的。就像磁石能够吸引铁针,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与圣人的教诲并无冲突,只是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罢了。”林羽耐心地解释着。
夫子点了点头,他对林羽的实验感到满意。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赏,说道:“林羽的实验确实有趣,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知识和视角。”
然而,刘生却不甘心就此认输,他涨红了脸,继续反驳:“这不过是你的小把戏,怎么能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呢?说不定你是用了什么妖术,故意迷惑大家。”
林羽没有直接回答刘生,而是转向夫子,恭敬地问道:“夫子,您认为学问的真谛是什么?”
夫子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学问的真谛在于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无论是古代的圣贤之言,还是现代的科学知识,只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都是有价值的。”
林羽点了点头,说道:“夫子说得对。我所学的现代知识,正是基于对自然和人生的探索。我相信,这些知识可以为我们的世界带来新的启示。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知识与传统不同,就轻易否定它们。”
夫子微微一笑,说道:“林羽,你的观点很有意思。我希望你能继续在书院中学习和探索,将你的知识与我们的传统学问相结合,为我们的世界带来新的发展。”
林羽深深鞠了一躬,说道:“多谢夫子。”
课堂上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学生们也开始接受林羽的观点。然而,林羽知道,这只是他在书院中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在这个充满传统观念的世界里,要推广现代知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课堂上的辩论结束后,夫子让林羽坐下,继续讲解《论语》。然而,林羽的心思却还在刚才的辩论上。他知道自己的一番话,虽然赢得了夫子的认可,但也触动了书院中一些人的敏感神经。
“林羽,你的观点虽然新颖,但未免太过激进。”一个声音在林羽耳边响起,是他的同窗李明轩。李明轩出身寒门,自幼刻苦求学,对林羽的现代知识既感到好奇,又有些担忧。
林羽微微一笑,转过头看着李明轩,目光中带着询问:“明轩,你认为我的观点激进在哪里?”
李明轩犹豫了一下,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说道:“你的那些现代知识,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与我们传统的学问相差甚远。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圣贤的教诲,这些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如果贸然推广你的现代知识,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你知道,这书院里有很多人秉持着传统观念,他们不会轻易接受新的东西。”
林羽点了点头,他明白李明轩的担忧。在这个古代世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如同坚固的城墙,任何新的思想和知识想要突破,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轻声说道:“我明白你的担心,但我觉得,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的世界才能进步。如果一直墨守成规,我们又如何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呢?我不会贸然行事,但也不会放弃我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总有一天,大家会接受这些新的知识。”
李明轩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我支持你,但希望你能谨慎行事。这书院里的人际关系复杂,你要小心别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林羽感激地看了李明轩一眼,说道:“谢谢你,明轩。我会小心的。”
林羽在书院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书院的庭院时,林羽就早早起床,来到书院的藏书阁。藏书阁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书香,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古籍。林羽穿梭在书架之间,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他发现,虽然古代的学问与现代知识有很大的不同,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思想依然值得借鉴。
在课堂上,林羽总是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将现代知识与传统学问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经典,常常让同学们眼前一亮。他的观点虽然有时会引发争议,但也逐渐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
除了学术上的表现,林羽还在书院的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他擅长书法,笔下的字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之美;他也精通音律,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在一次书院举办的诗会上,林羽即兴赋诗一首,文采斐然,令在场的师生赞叹不已。
然而,林羽的出众表现和现代知识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刘生,那个趋炎附势的学子,对林羽的恨意日益加深。他看到林羽在书院里越来越受欢迎,心中的嫉妒如野草般疯长。他暗中向太子党汇报林羽的“不当言行”,希望借此攀附权贵,同时打压林羽。
林羽知道,要在这个世界推广现代知识,需要更多的证据和实例。他决定从一些简单的实验入手,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现代知识的魅力。
一天,林羽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夫子,学生们,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知识来改善书院的照明和通风系统。这样,我们不仅能在夜晚更好地学习,还能在炎热的夏天保持教室的凉爽。”
夫子对此表示支持,他微笑着说道:“林羽,你的想法很好。如果真能做到,那将是一件大好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