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绪奏折在朝堂上引起的风波,经过各种途径传播到有些人的耳里。

“大人,这是您的信。”衙役递过来一封,用火漆密封好,上面写着“思敏兄亲启”的字样。

朱绪也只是惊讶了一下,写信的是他在府学时的同窗——何浩然。两人相交于微末之时,加之同窗几年的情义,是朱绪好友里面为数不多一直保持联系的人。

何浩然的家境比朱绪要好,何父何鸿运在莱芜州州府里任长史,所以朝廷里有什么大事,何父知道了有些会说给他听。

信里跟朱绪寒暄一番,然后提到权利中心大佬们,针对他所上奏折,已然分成三个立场。至于这场风波将来会以哪种结果终结,任何人都不得而知。

语气里充满担忧,然而他们都是影响不了全局的小人物。只是叮嘱朱绪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朱绪则一脸平静,在做先斩后奏的这事前,他已经思量过,在其位谋其政,作为一地县令,自当以百姓为先。

若是因为害怕违反朝纲,而有所顾忌,不敢作为,那自己做官的意义何在?

是非功过,就都交给拥有话语权的大人们评说。最坏的结果,大不了自己挂印而去,做个教书先生也无不可。

韩仁的奏折紧跟其后,皇帝通篇看下来,都是对方抨击朱绪,目无长官,藐视法纪之类的言语。

韩仁能力是有,之前候缺时,曾经跟另外几人争取江南那边富庶州府的知州之职。

但是由于他太爱财,皇帝对他观感不好,所以就把他从竞争名单中除去。后来才把他放到这个边陲贫穷之地任知州。

“来人,拟旨!”中书舍人执笔,起草了两份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和县县令朱绪,为官勤勉,两袖清风,为民请命,政绩卓越,故嘉封为县男,赏赐府邸一座,以示皇恩,钦此。

朱绪确实有才干,但是考虑到其为官不过一载,还应该多在任上历练历练,所以皇帝就没有给他升实职,而是封赏他爵位。

等今后他再有功劳,晋升官职也不迟。

还有一道圣旨,是封赏李小苗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和县人李小苗,自幼聪慧,德才兼备,含章秀出,册封为安和乡主,钦此。

朱绪奏折里提到的浮桥和闸门,曾言其功在千秋万代。

皇帝也认真的研读过,正是认可这套设备的价值,所以才会给不过十岁的乡野女童封赏。

毫无参与感的李小苗,三日后依照约定,叩响卢师傅的门。

“进来!”声调明显没有前几日高昂,还带有几分颓势。本来没必要如此着急,但是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期待成品后的样子。

待李小苗走近,才发现对方躺靠在特制的躺椅上,闭目养神。“拿好了!”说着把怀里的木制盒子递过来,李小苗激动的接过。

在前世,用陨铁打造的袖箭,对她来说想都不敢想。可见穿越也并不都是坏处,期待后面诸如朱县令这样出手大方的人可以多多出场。

李小苗无耻的想着,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随着“啪嗒”一声,一副精致的袖箭,散发着幽暗的光泽,出现在她的眼前。

旁边还有三根细长的箭,箭尖透着寒芒,显示出它的不凡。

“卢老,这几日辛苦您了,今天除了您要的卤大肠,还有我亲手做的椒麻鸡。”有肉还要有酒,她来时去酒肆打了一壶陈年的女儿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