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略周香凝这段时间,乔宽也没闲着,庙道会终究还是太小,如今正处乱世,正是他大展拳脚的好时候!
只是他现在空有一百号人,手里却没几条枪,占山为王还勉强凑合,可要想闯出一番名堂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不说别人,就说东三省的那张作霖,手底下的奉军少说也有几十万人,装备齐全,就他这点家当,拿头跟人打?
所有目前最好的出路就是投靠一个大军阀,扯个虎皮做大衣,再徐徐图之。
由于佗城的地理位置,乔宽现在面临着当初孙殿英同样的选择,张宗昌or冯玉祥。
从表面看呢,冯玉祥治军严明,铁血爱国,是个明主之相,貌似投靠他更好一些。
反观张宗昌,贪财好色,手下也尽是一帮乌合之众,每到一处必定先行劫掠,百姓怨声载道。谁要是投了他,那就相当于自掘坟墓。
可要是进行深层次的综合分析的话,就目前来看,投张宗昌还真是个不二之选。
冯玉祥对百姓是不错,打仗也厉害,可架不住这人用人只用嫡系啊,其他的人不管有多大本事,那也只能做个闲散文职,乔宽要是过去,人家都未必会收。
而且对手下非常苛刻,这也就导致了他的部下,尤其是上层军官,忠诚度都不怎么高,从后来中原大战,他的得力干将们都纷纷叛降就能看的出来。
而张宗昌恰恰相反,他是来者不拒,只要愿意投靠他的,他都会接纳,而且为人豪爽,只要是部下有求于他,他无所不应。
度量也大的出奇,当他发现了自己的姨太太和自己的副官通j后,竟然还真就成全了他们!
从这几点看,他算得上是个真正的豪杰!
在乔宽看来,这冯玉祥和张宗昌就像那水泊梁山里的宋江和晁盖,完全是两种人。当然了,张宗昌是个反派晁盖。
这两个人都成就不了大事,所以就算是投靠那也只能是阶段性的,在第二次北伐战争打响前,一定要混到足够高的军职,拿到足够多的资本,然后独立出去,要不然真就给这张宗昌陪葬了。
……
和历史不太一样,在剧中,张宗昌把孙殿英摆了一道,说好阻敌三天便会派人支援,结果背地里直接和冯玉祥谈起了买卖,差点让他命丧佗城。
为了以防万一,乔宽在决定投军的当晚便借用传送门去了张宗昌府上,用催眠钟摆将他控制住了。这样不光没了后顾之忧,而且有张宗昌的全力支持,乔宽的升迁之路绝对快似火箭!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没用乔宽派人去联系,张宗昌便派人来了佗城,开来了五辆大卡车,两辆载人,都穿着统一的草绿色军服,帽子上是张宗昌直鲁联军的标志,五色星,差不多有一百号人。一辆装枪,码得满满当当,足有几百条!还有好几挺机关枪。
一辆装弹药,也是整整一大车。这可跟原剧中孙殿英的待遇完全不同!
在原剧中,孙殿英也投诚张宗昌,张宗昌就随便封了他一个机枪营营长,却既没给人也没给枪,手底下还是清一色拿着大刀片子,让他这机枪营像个笑话一样。
也多亏后来马福田“送温暖”,孙殿英手里有了枪这才慢慢发家。
……
还有一辆卡车,上边蒙着黑布,看不到里边是什么,在场所有人恐怕只有乔宽自己一个人知道,那里边装的是什么:y片!
那是乔宽让张宗昌送过来的,他清楚的知道,y片不是什么好东西,可在如今这个乱世,那就是战略性的资源,抽上几口就能让士兵悍不畏死的神器!
而且孙殿英这具身体,他本身就有这烟瘾,乔宽也懒得戒,反正不是他自己的身体,随便怎么折腾,而且还能顺道尝尝这能让人倾家荡产的味道,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体验。
……
领头的是一位老熟人,也是原剧中孙殿英的老部下,谭温江,大饼脸,蒜头鼻,胡子刮得发青,现任直鲁联军某团后备营营长。
跟韩梁二人不一样,这个谭温江是有能力的,总是板着一张脸,还真有点不怒自威的赶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