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平听完后,发出了爽朗的笑声,“你雷晓波懂不少嘛!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以来我们也一直坚持不结盟政策,因为它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至于你说的那些想法,我就跟你说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化解美国人搞得那些小伎俩!”
雷晓波似乎还想从宋国平的口中了解更多的信息,可是因为教员要给其他班次上课,只好作罢。他越来越觉得,这些课程对他们学员的思维、眼界太有帮助了,毕竟思维和眼界的提升,才能决定人生的格局。
这样的课程内容极大地激发了雷晓波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作为指导员,一有空他就组织队里一帮军事发烧友一起畅谈国内外政治军情,后来他直接跟队长提议在学校成立学员战略思维俱乐部,面向全校招收有兴趣的学员,定期开展活动,提升大家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队长张志强非常支持他的想法,通过和学校申请,该所军校自建院以来第一个“战略思维俱乐部”在六队成立。
1997年4月的一天,雷晓波突然收到赵文龙的来信。信中,赵文龙告诉他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已经结束,自己被分到北京军区某部下面一个警卫连,平时主要负责营区及首长的安全工作。训练上感觉比在新兵连还要辛苦,不过练得可都是真把式,他还挑衅雷晓波说下次见面可以切磋切磋。
雷晓波看后有些哭笑不得,心想:这小子身高矮自己半个头,身体也没自己强壮,还想练练?也不掂量掂量自己!不过,既然在警卫连,还是保护首长的,那不得练成像电影《中南海保镖》中李连杰那样?下次见面真要好好看看他的本事有没有长进?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新的学期又过了一大半了。这期间,雷晓波从《战术学》和《当代世界政治与军事》两门课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教战术的李永明教授毕业于国防大学,大校军衔,学识渊博,课堂上对我军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经典战役案例以及近期世界几场局部战争的精辟讲解,让学员受益匪浅。尤其是李教授关于海湾战争的讲授,从战争背景、战争准备、态势推演、空陆一体作战、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让雷晓波听得如痴如醉!学完课程后,他不禁感叹美军真的是走在了世界军事的最前沿,有这样一个对手,也是好事,至少能时刻激励我军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
学习训练任务不太繁重的时候,雷晓波还是忍不住对林梦雪的深深思念,尤其当熄灯号吹响,自己检查完岗哨后,躺在床上的他翻来覆去,想着他和林梦雪点点滴滴,尽管毕业后只有一次的相聚,尽管已有半年多没有她的任何消息,可她的一颦一笑仍然清晰地镌刻在他的脑海里。虽然火热的军校生活让他很充实,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有一种特别孤独寂寞的感觉,越是想起她,这种感觉就越深。
思念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无奈,当你觉得它象一潭死水,寂静的没有一圈涟漪泛起时,你会心慌:当你觉得它如一棵枯树,风干的寻不到一点活着的迹象时,你会心悸。你怕被她遗忘,你怕被时间吞噬。正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你知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一颗一颗流成热泪。你知不知道寂寞的滋味,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雷晓波有时也盼着突然有一天,还能收到林梦雪的来信。可他知道,自己都半年多没跟她联系了,凭什么还奢望她怎样呢。毕竟,是自己主动放弃了她,放弃了这段有可能会结出花朵的缘分,可是不放弃,他又该怎么办呢?
雷晓波的家里情况依然没有什么好转,虽然自己在电话里也试图想劝父亲,既然姐姐已经成家,不必再去想着过去那些事情。可雷建国还是听不进去,只要提到雷芳,他便一句话也不说,有时甚至直接挂断电话。母亲说,姐姐自从出嫁后,一个多月不敢回家,不是自己不想回,是父亲压根就不让她回。郑士龙有几次在医院见到父亲,跟他打招呼,父亲连瞅都不瞅他一眼。雷晓波觉得,这次姐姐的一意孤行是彻底伤了父亲的心,这个心底深处的创伤应该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治愈的。
雷晓波还听母亲说,郑士龙结过婚后,就报了驾校,而且郑平忠已经提前为他买了一辆小面包车,只要郑士龙拿到驾照,办完营运许可证,便可以跑县城这条线路了。雷晓波感叹,这个郑士龙看来为了姐姐真的是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了,不过,好像以前也不是啥坏人,只是有些痞罢了。
李永明教授在课程结束时,布置了一道大作业,要求每名学员撰写一篇关于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如何利用高技术实现作战空域无限拓展,消除了以往传统战争的前后方差别?另外,谈谈海湾战争给我军带来哪些启示。雷晓波通过消化吸收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撰写了一篇几近万字的作业报告,在这份报告的最后,他这样写道:
“现在我们有一些人虽然高喊着打赢高科技战争,但是他们到底理解了高科技战争的内涵没有?我军从成立到现在大大小小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试问,哪一场战争是高科技战争?我们这支军队有些年月没有打过仗了,最近的一场,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可它离高技术战争还差得很远。我们曾经是如此地战无不胜,可我们不能还成天躺在自我骄满的温床里,幻想着用农业化时代的思维,拿着工业化时代的武器,去打赢高技术时代下的战争。我们这支部队必须要变,只有变,才能跟得上世界军事的变革的潮流,才能永远树立我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光辉形象。”
李永明教授用了十六个字点评:别出心裁,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军中娇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