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宋春江向董远方汇报十大民生工程和食品产业园扩建的事项。
除了董远方负责的校园危房改造和生活改善,有民营企业家的支持和暑期的时间窗口,国庆节前已经全部完工外,其他工程还在紧张的进行中。
其中组建道口农牧学校的事项取得重大进展,因为古教授实验室的推进,省农业厅计划牵头投资这所学校,省农科院、江原大学、华夏农科院小麦实验室也愿意参与其中,这样就不仅仅是一所专科学校,完全是按照大专的标准进行建设,远超道口县曾经的规划期望。
“太好了,古教授这个实验室的落地,一下子扭转了咱们道口县的风水呀,食品产业园得以扩建,我们还落个高规格的高等院校。”
听罢,董远方喜出望外。
谈完事后,董远方上身微微前倾,双手交叠在桌上,语气坚定且带着几分急切:
“宋县长,建白酒厂这事儿,我琢磨很久了,这次在道口县建厂,县里得出钱、出地,并且要做到绝对控股。”
他目光炯炯,直直地看向宋春江,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宋春江微微皱起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酒厂这事儿我是赞成的,肖林同志负责筹备和管理,我也信得过。但县里出钱、控股这一点,我有些顾虑。你也清楚,建一个酒厂,前期投资可不是小数目,后期运营还得持续砸钱进去。要是搞砸了,县里可扛不住这风险呐。”
他神色凝重,话语里满是对财政风险的担忧。
董远方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理解的神情,他身子往后靠了靠,不紧不慢地说道:
“春江同志,你的担心我懂。其他像食用油厂、食品厂、饲料厂,甚至面粉厂,交给私营企业主导,没问题。可白酒厂不一样,它带来的税收和收益,不是一般厂子能比的。”
说到这儿,董远方微微停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憧憬,
“咱们在道口,说实在的,也就干个几年。这就好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哪天咱们离开了道口县,这个历经过市场考验,留存下来的白酒厂,说不定就是咱们这一任给道口县留下的’聚宝盆’,能为县里的长远发展和民生改善,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支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